lololol interviews #2: Alice Hui-sheng Chang
文字整理:雀榕
翻譯:林齊品
For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Distal Fragments, collaboration with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uthority (2014), photo by Ssuhua Chen
Q:可以談談妳到台南的聲音創作嗎?
在回到臺灣之前,我和Nigel(我的伴侶)曾在墨爾本、歐洲等地演出,來看我們演出的群眾大多都是對實驗音樂場景有一定熟悉度的,和一群擁有共同背景和語言的人們聚在一起的感覺是美好的。但12年前回到台灣時,我們感受到一種自由,可以去突破先前加諸於自己的限制,我們的表演有時候會遇到第一次接觸實驗音樂的聽眾,他們會為現場帶來一股新的能量、新的好奇心或是興奮感。直到現在,聽說的觀眾還是滿綜合的—人們來自不同的音樂背景,對我們來說要如何把我們的音樂轉譯給這樣的多元群眾是一直是一個挑戰。
Q:除了經營聽說以外,妳也是藝術治療師和聲音藝術家,這些不同的領域之間是否有相互關聯?
在我個人的實踐中,藝術家和藝術治療師的工作是並行的。當我帶領藝術治療團體時,我會試著回應在場的不同期待或無期待,我力求抱持(hold)那些構成集體能量流的各種連結。而我的藝術實踐中也探索人們如何與彼此連結,所以「抱持」在我的藝術實踐中也很重要。我使用聲音作為我的樂器,因為它是最直接的交流方式,當我表演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像是在編織一張蛛網,把一切人事物都涵容在一起。
當觀眾來自不同的背景時,每個人投入表演的程度也會不同。我會試圖先在這個空間裡專注於正在發生的事,可能是不同的情緒、不同的存在狀態、或各種肢體表達—他放鬆嗎?她與這個演出有多少共鳴?他們是否沉浸在自己的映照或想像裡?對我而言,所有這些微小的觀察都揭示了這個房間裡面的各種連結。這個觀察過程運動到的並非腦,而是身體性的;藉由經驗與實踐,觀察會變得更加敏銳,並且在我回應空間中的集體感受與氛圍時,會產生一種靈敏的調頻過程。
Q:作為一個表演者,你如何看待自己與觀眾的關係?
有一句諺語是這樣的:“向前走兩步,向後退一步”,這給了我人緩慢地持續前往某處的意象。這個意象與我個人對於存在主義的詮釋有關:孤獨是我們存在的核心,而當我們以個別的軀體在生命中來去,其中的核心目的就是在於與彼此相互連結。有時候在表演中,我會明確感受到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連繫」。
對我來說,表演並不是在闡述點子,而是媒介,讓人們共同過渡並進入懸宕的時空界域。這個過程就涉及到,去相信每個人擁有他/她的價值與身份,並且相信在有限的時間內,所謂的同在會發生,發生在此時此地,其後我們將再次分離。
我與人交往的方式和我養成的教育體系非常不同,我受教的學校保有師生之間明確的階級關係,認為學生應該以某種模板被塑造。
而我相信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辦法被化約。在我的表演中,觀眾會依照自己的反射和鏡像自我來理解一些事物,並在後續的時間中帶著這樣的理解,回返自身所想,或去指涉他當下的樣子。也就是說表演之後,每個人都會從這個集體經驗後帶走一些殘存物。
Gentle steps with an open mouth vocal group, Liquid Architecture and Nite Art Festival (2015), photo by Keelan O'Heir
Q:妳的作品是否總是會有觀眾參與?
有時候沒有觀眾參與其中,這些時候我會以腦海中的圖像或文字來進行。有時候靈感來自於我曾經做過的夢、讀過的故事、或是想像所帶給我的啟發。我曾經使用村上春樹小說中的場景進行表演,描述一種沉入大海,下沉、失去呼吸、然後持續下沉的感覺,我以這個為題材進行了幾次演出。或許因為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悲傷的敘事,描述一個人終其一生缺失自己的發聲權,而逐漸感到愈來愈語塞,故事中的悲傷吸引我的是它的多種可能的層次。
有時候我發現圖像可以描述語言做不到的,海洋、森林、月亮、風景…這些都是詩人和藝術家常見的主題,因為沒有詞語能夠很好地描述它們。我試著將這些影像放進我的身體裡去體現它;我感受它,再試著讓它成形。這同時也是一種把不可言說的事物轉譯給他人的嘗試,雖然這個過程可以理解成一種溝通方式,但也可以從較為詩意的角度理解為:藝術家將其身體置於非常具有想像力、情感豐富、複雜的狀態並進行表演。
Q:妳會如何描述妳各種聲音語彙?
我沒有聽非常多音樂,事實上,我發現日常的聲響更符合我發聲的來源—浴室的風扇、垂直鐵捲門,所有這些在日常中環繞我們的工業或自然聲響—它們體現了一種誠實且真實的語言,我的聲音是被我身處環境中的音景所形塑的。
表演這麼多年之後,有些東西很容易固定下來,所以我會試著讓自己變得更加靈活。有時候我會感到一種有聲音要發出來的直覺;有時候我會暫時不採用那個直覺,找其他方式發聲。我也常針對觀眾給我的回饋進行創作發展,我大學時期的一個教授曾經給過我這樣的評語:在我的作品中,靜默比聲音更重要。他的評語讓我深思如何運用時間,以及靜默是如何引起注意,並且傳遞餘音,而當中的想像空間會投映回聽者的身上,就像是黑色的單色畫或中國畫裡的留白那樣。
"Refract" Video Still by Jessie Scott
Q:妳如何經驗自己創作中的時間與空間?
我大學階段的早期作品中,因為常以旅行(travelling)為題創作,所以我經常在樓梯間、走廊等各種過渡空間演出,重點不在於移動,而是關於通道,介於兩者之間的這個過渡過程。這種在懸宕的時空的不斷循環中進行創作的做法,可能是受到極簡音樂或持續音(drone-based)音樂的影響,像我和Nigel組的12 Dog Cycle,還有另一個我和薩克斯風手Rosalind Hall的雙人組,都是以這個為基礎進行創作。有人曾經評論,我們的音樂總是讓他感覺到一直在開始和結束,那是因為我們一直逆反著流動去進行創作,不跟隨任何情況,並且持續地讓自己感到驚訝。
Q:近期有正在進行的創作或計畫嗎?
我一直想進一步發展我的藝術治療實踐,回到臺灣這段時間,我花了很多時間建立聽說,最近又忙於扶養孩子,但是現在我發現我的藝術實踐變得越來越多樣化—我有為0-6歲的孩子以及60-80歲的長者舉辦的聲音工作坊,然後下個月我會舉辦一個視障者的工作坊。同時,我也在進行我的個人專輯”Alice in Wonderland”,根據Lewis Carroll 12個章節的原著故事發想,所以接下來幾年主要就是這張專輯的文字與實驗譜曲的發展。
(update / 2020.05.26)
張惠笙:向前走兩步,向後退一步
文字整理:雀榕
翻譯:林齊品
For English version click here
張惠笙Alice Hui-Sheng Chang是一名聲音即興創作者、藝術治療師,也是聲音組織「聽說」的共同創辦人,現長駐台南。她的實踐以不同面向交織而成,側重於社群連結、同在感,以及非言語交流的各種可能。作為音樂家,她以演出作為對特定場域的回應,靈活運用不同的音色和肌理,進而放大空間本身的聲響質地,也同時回應現場的社群狀態。在下文中,lololol和張惠笙對談她在聲音、連結和非言語方面的經驗。
Distal Fragments, collaboration with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uthority (2014), photo by Ssuhua Chen
Q:可以談談妳到台南的聲音創作嗎?
在回到臺灣之前,我和Nigel(我的伴侶)曾在墨爾本、歐洲等地演出,來看我們演出的群眾大多都是對實驗音樂場景有一定熟悉度的,和一群擁有共同背景和語言的人們聚在一起的感覺是美好的。但12年前回到台灣時,我們感受到一種自由,可以去突破先前加諸於自己的限制,我們的表演有時候會遇到第一次接觸實驗音樂的聽眾,他們會為現場帶來一股新的能量、新的好奇心或是興奮感。直到現在,聽說的觀眾還是滿綜合的—人們來自不同的音樂背景,對我們來說要如何把我們的音樂轉譯給這樣的多元群眾是一直是一個挑戰。
Q:除了經營聽說以外,妳也是藝術治療師和聲音藝術家,這些不同的領域之間是否有相互關聯?
在我個人的實踐中,藝術家和藝術治療師的工作是並行的。當我帶領藝術治療團體時,我會試著回應在場的不同期待或無期待,我力求抱持(hold)那些構成集體能量流的各種連結。而我的藝術實踐中也探索人們如何與彼此連結,所以「抱持」在我的藝術實踐中也很重要。我使用聲音作為我的樂器,因為它是最直接的交流方式,當我表演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像是在編織一張蛛網,把一切人事物都涵容在一起。
當觀眾來自不同的背景時,每個人投入表演的程度也會不同。我會試圖先在這個空間裡專注於正在發生的事,可能是不同的情緒、不同的存在狀態、或各種肢體表達—他放鬆嗎?她與這個演出有多少共鳴?他們是否沉浸在自己的映照或想像裡?對我而言,所有這些微小的觀察都揭示了這個房間裡面的各種連結。這個觀察過程運動到的並非腦,而是身體性的;藉由經驗與實踐,觀察會變得更加敏銳,並且在我回應空間中的集體感受與氛圍時,會產生一種靈敏的調頻過程。
Q:作為一個表演者,你如何看待自己與觀眾的關係?
有一句諺語是這樣的:“向前走兩步,向後退一步”,這給了我人緩慢地持續前往某處的意象。這個意象與我個人對於存在主義的詮釋有關:孤獨是我們存在的核心,而當我們以個別的軀體在生命中來去,其中的核心目的就是在於與彼此相互連結。有時候在表演中,我會明確感受到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連繫」。
對我來說,表演並不是在闡述點子,而是媒介,讓人們共同過渡並進入懸宕的時空界域。這個過程就涉及到,去相信每個人擁有他/她的價值與身份,並且相信在有限的時間內,所謂的同在會發生,發生在此時此地,其後我們將再次分離。
我與人交往的方式和我養成的教育體系非常不同,我受教的學校保有師生之間明確的階級關係,認為學生應該以某種模板被塑造。
而我相信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辦法被化約。在我的表演中,觀眾會依照自己的反射和鏡像自我來理解一些事物,並在後續的時間中帶著這樣的理解,回返自身所想,或去指涉他當下的樣子。也就是說表演之後,每個人都會從這個集體經驗後帶走一些殘存物。
Gentle steps with an open mouth vocal group, Liquid Architecture and Nite Art Festival (2015), photo by Keelan O'Heir
Q:妳的作品是否總是會有觀眾參與?
有時候沒有觀眾參與其中,這些時候我會以腦海中的圖像或文字來進行。有時候靈感來自於我曾經做過的夢、讀過的故事、或是想像所帶給我的啟發。我曾經使用村上春樹小說中的場景進行表演,描述一種沉入大海,下沉、失去呼吸、然後持續下沉的感覺,我以這個為題材進行了幾次演出。或許因為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悲傷的敘事,描述一個人終其一生缺失自己的發聲權,而逐漸感到愈來愈語塞,故事中的悲傷吸引我的是它的多種可能的層次。
有時候我發現圖像可以描述語言做不到的,海洋、森林、月亮、風景…這些都是詩人和藝術家常見的主題,因為沒有詞語能夠很好地描述它們。我試著將這些影像放進我的身體裡去體現它;我感受它,再試著讓它成形。這同時也是一種把不可言說的事物轉譯給他人的嘗試,雖然這個過程可以理解成一種溝通方式,但也可以從較為詩意的角度理解為:藝術家將其身體置於非常具有想像力、情感豐富、複雜的狀態並進行表演。
Q:妳會如何描述妳各種聲音語彙?
我沒有聽非常多音樂,事實上,我發現日常的聲響更符合我發聲的來源—浴室的風扇、垂直鐵捲門,所有這些在日常中環繞我們的工業或自然聲響—它們體現了一種誠實且真實的語言,我的聲音是被我身處環境中的音景所形塑的。
表演這麼多年之後,有些東西很容易固定下來,所以我會試著讓自己變得更加靈活。有時候我會感到一種有聲音要發出來的直覺;有時候我會暫時不採用那個直覺,找其他方式發聲。我也常針對觀眾給我的回饋進行創作發展,我大學時期的一個教授曾經給過我這樣的評語:在我的作品中,靜默比聲音更重要。他的評語讓我深思如何運用時間,以及靜默是如何引起注意,並且傳遞餘音,而當中的想像空間會投映回聽者的身上,就像是黑色的單色畫或中國畫裡的留白那樣。
"Refract" Video Still by Jessie Scott
Q:妳如何經驗自己創作中的時間與空間?
我大學階段的早期作品中,因為常以旅行(travelling)為題創作,所以我經常在樓梯間、走廊等各種過渡空間演出,重點不在於移動,而是關於通道,介於兩者之間的這個過渡過程。這種在懸宕的時空的不斷循環中進行創作的做法,可能是受到極簡音樂或持續音(drone-based)音樂的影響,像我和Nigel組的12 Dog Cycle,還有另一個我和薩克斯風手Rosalind Hall的雙人組,都是以這個為基礎進行創作。有人曾經評論,我們的音樂總是讓他感覺到一直在開始和結束,那是因為我們一直逆反著流動去進行創作,不跟隨任何情況,並且持續地讓自己感到驚訝。
Q:近期有正在進行的創作或計畫嗎?
我一直想進一步發展我的藝術治療實踐,回到臺灣這段時間,我花了很多時間建立聽說,最近又忙於扶養孩子,但是現在我發現我的藝術實踐變得越來越多樣化—我有為0-6歲的孩子以及60-80歲的長者舉辦的聲音工作坊,然後下個月我會舉辦一個視障者的工作坊。同時,我也在進行我的個人專輯”Alice in Wonderland”,根據Lewis Carroll 12個章節的原著故事發想,所以接下來幾年主要就是這張專輯的文字與實驗譜曲的發展。
(update / 2020.05.26)
lololol Interviews
A series of conversations to speak of/speak at/speak around that which seems without form.
lololol 訪談
透過聊天書寫,接近難以言喻的意念。
A series of conversations to speak of/speak at/speak around that which seems without form.
lololol 訪談
透過聊天書寫,接近難以言喻的意念。
☯ ABOUT
Alice Hui-Sheng Chang
Sound improviser, art therapist and co-founder of sound organization Ting Shuo Hear Say. Alice weaves between the many facets of her practice with a focus on social connections, togetherness, and the possibilities of non-lingual communication.
huishengchang.com
tingshuostudio.org
Alice Hui-Sheng Chang
Sound improviser, art therapist and co-founder of sound organization Ting Shuo Hear Say. Alice weaves between the many facets of her practice with a focus on social connections, togetherness, and the possibilities of non-lingual communication.
huishengchang.com
tingshuostudio.org
© 2020 lololol.net